“自从石围塘地铁站站外建了充电桩,每天早上我把电单车放在这里充电,然后坐地铁去上班提供炒股配资开户,下班后再骑回去,别提多方便了!”
“今年春节以来,我们小区终于通了管道煤气,再也不用打电话求人送气。”
“这条小桥是上学必经之路,原先栏杆缝隙宽,有孩子差点在玩闹时跌进水渠,现在栏杆加密,再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了。”
……
近日,广州市荔湾区石围塘街道的不少街坊说起了家门口的新变化。今年以来,石围塘街道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80个,围绕“通福”党建品牌,聚焦“一老一少一特”、城中村治理、“花美树绿”绿美行动、全民健身活动等重点领域,从细微处听民声、解民忧、暖民心。
数千居民“充电难”迎刃而解,几百名小学生上学路“排了雷”,20多名孩子暑假“学有所获”,50多年老小区实现天然气入户……该街道将群众的急难愁盼,变成可知可感的大小变化和切切实实的幸福感。
◆直击群众出行,破解“充电难”“行路难”等痛点
在快节奏的城市里,“充电难”“走路难”“停车难”“行路险”等各类“出行难”日益成为民生“痛点”,也成为石围塘民生微实事的重点领域。在街道80个民生微实事中,出行类多达16项。
近年来,山溪社区不少片区陆续被划入征拆范围,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地方统一规划建设充电点,周边无一充电点,使得“充电难”较为普遍。“2024年初,我们发现居民的诉求非常强烈,决心着手解决这个问题。找来找去发现,芳村茶业城西门临近地铁出口处有一块空地,在茶业城出场地、出资金的积极配合下,最终建成这个便利周边数千人以及茶业城商户的充电点。”山溪社区工作人员表示。
今年,人来人往的石围塘地铁站C口附近,一个可容纳100辆电单车充电的充电点,成为不少居民的“心头好”。石围塘山溪社区街坊黄姨每天早上要去海珠上班,她习惯骑车到地铁站,把车放在这个充点电充电,坐地铁11号线上班,下班回来时电也充好了,她再骑车回家。“以前,周边没有一个充电点,充电要去隔壁街道的恒荔湾畔,坐地铁要转线,比较折腾。”黄姨说,得益于这个新充电点的建设,她再也不愁充电问题了,通勤路也顺畅多了。
图:广东芳村茶业城添置充电桩前
图:广东芳村茶业城添置充电桩后
走在崭新的塞坝涌新基人行道,万盛社区居民玲姐有感而发:“以前路面坑坑洼洼,我推着小推车走去新基公园,一路好辛苦!现在这条路靓了很多,一路顺畅,每天晚上饭后,我都来涌边散步。”原先,广州工控新基产业园门口的一公里道路属五眼桥村村道,长期路况不佳。今年,石围塘街道推动进行升级改造,不仅方便了园区通行,也在部分路段进行了人车分流,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安全顺畅的散步条件。
图:新基工控产业园区周边道路优化畅行项目改造前
图:新基工控产业园区周边道路优化畅行项目改造后
秀水河畔,一座危桥也重获新生。今年7月17日,郭村水闸桥改造工程顺利完工。郭村水闸桥位于芳信路中段,横跨郭村涌,连通岭南花卉市场东区及B区,历经数十年河涌水流侵蚀和车辆碾压,桥体老化,被鉴定为危桥,给该路段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,成为岭南花卉市场片区交通提质升级的“瓶颈”。石围塘街道结合民生微实事工作,为危桥改造工程在建设资金保障、桥头房屋拆迁、跨涌管线迁改、施工场地协调等方面提供支持,从勘察设计到施工监督全程跟进,推动项目高效落地。升级改造后的郭村水闸桥单侧宽度增至6.5米,实现双向分流通行,“人车抢行”“会车困难”等问题得到根本解决,居民上下桥更加平稳,大型货车通行更加安全,岭南花卉市场物流效率显著提升。
图:郭村水闸桥改造前
图:郭村水闸桥改造后
◆从小切口出发,于细微处做细做实
通的不只是路。石围塘街道从民生小切口出发,重点呵护“一老一少”人群,扎实推进“民生微实事”工作。今年,滘口大街食出小区接通管道燃气,170多户居民强烈感受到日常烟火里的幸福。
食出小区地处广佛交界,与滘口村相接,地理位置偏僻,有着50多年的历史,一直未能安装管道燃气,小区老职工的用气需求非常强烈。“以前都用煤气瓶,遇到没有煤气,要打电话求人送气,他们又经常说‘没空’,一般要等两三个钟才上门,好烦啊。”居民顺姨笑言,今年春节后,“有了管道燃气,煲汤煲粥唔使忧”。
“我们小区是佛山食品进出口公司宿舍楼,建设于20世纪70年代,本是无物业小区,后来居民自发组织起来进行最基础的管理。”街坊苏杰枝说,多年来,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使用瓶装煤气,既不方便也有安全隐患,一直盼着管道煤气入户。近年来,借着周边新建了几个新楼盘的契机,主管道慢慢铺到附近,却卡在了用地问题上。“直到2024年,我们才知道管道接进来会经过村集体用地,于是将情况反映给滘口社区和街道,他们随即迅速协调了用地、燃气相关手续,今年1月就实现了点火通气。”苏杰枝表示。
图:滘口社区燃气管道进社区前
图:滘口社区燃气管道进社区后
8月22日下午,桥东社区“快乐暑假 英语启航”暑假学堂最后一课暨结业仪式温馨落幕,为孩子们的暑期学习之旅画上圆满句号。针对社区青少年暑假托管难的问题,桥东社区挖掘拥有英语专八特长的社区工作者,为孩子免费提供英语培训班。“有上课意愿的孩子有20多名,因为是混龄,英语水平差距大,不适合开口语课,最后我给他们上音标课、语法入门课,每节1个半小时,总共四节。”该社区工作者表示,希望此举能够带动社区更多居民参与到对青少年的关爱行动中。据了解,该社区以“文化桥”架起孩子的成长阶梯,目前已带动具有专业水平的居民免费为孩子们开设书法课、象棋课等80余次,丰富孩子课余生活。
图:桥东社区开展“快乐暑假 英语启航”暑假学堂图
开学后,康有为纪念小学南塘学校学生上下学的必经之路发生了变化。此前,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,该校学生上下学的必经之路——南塘大街29号门前小桥存在安全隐患。该桥防护栏建设年代久远,设计密度不足,护栏间隙宽,存在安全隐患。每到上下学高峰时段,学生嬉戏打闹,不少次让老师和家长们的心跳到了嗓子眼。为此,这个暑期,细心的社区党组织对护栏进行了加密改造,开学后,孩子们的上学路更安全了。
图:南塘大街 29 号门前小桥护栏加装整改前
图:南塘大街 29 号门前小桥护栏加装整改后
群众事无小事,该街道于细微处,做细做实。在塞坝口社区,化粪池的清理,显著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;在如意社区,嵌入式社区托育点的建设,为婴幼儿父母解决后顾之忧;在岭南社区,郭村篮球场的改造,提升乡村生活品质;在逸彩社区,“健康逸彩,共享品质社区”活动的开展,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居民健康素养……
◆做法:建立微实事同类项目集成管理机制,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
“辖内共有15个社区,老旧小区较多,人口相对密集,群众民生诉求较为多元。”石围塘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今年,街道共推进民生微实事80个,包括基础设施优化类43个、人居环境美化类12个、人文教育提质类19个、健康医养发展类4个。
为了推动项目见效果,石围塘街道开展“三个集成”服务(项目集成+流程集成+主体集成),建立同类项目集成管理机制,通过统一规划、集中实施,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;针对居民“急难愁盼”难点事项进行调查研究,积极沟通,规范化流程,精准打通项目实施的难点堵点;结合“双微”行动、百千万企业帮扶项目,广泛动员有能力的单位个人认领民生微实事,从“单向突破”转向“协同攻坚”,推动项目从“个案解决”到“同类治理”。截至目前,石围塘街道80个民生微实事项目已完成75%,长期开展项目17个,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当下,石围塘正处于城市大开发、大建设阶段。在滚滚向前的发展浪潮中,群众的微小诉求始终被听见、被记挂、被落实。石围塘街道用一件件民生微实事的成效证明,无论新旧面貌更替,无论新旧产业更迭,发展为了人民,发展依靠人民,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,永远是石围塘地区“石干出彩”的经典主旋律。
来源:石围塘街道
通讯员:陈力提供炒股配资开户
优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